BBunion育儿
德系早教新闻:《德国0-6岁幼儿日托机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手册》解析
新闻标签
发布日期
2020-07-07 15:55:54
阅读
2639
  原标题:《德国0-6岁幼儿日托机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手册》解析

  1月11日,由德国柏林学前教育质量研究所、山东科技出版社等主办的《德国0-6岁幼儿日托机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手册》新书发布暨中德学前教育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历时两年的翻译,该书以20个评价领域、上千条教学实践标准,为各类园所教学活动提供科学、高品质的教学行为标准,也为我国学前教育评价标准建设提供了国际视角与参考。

  在德国,随着政府、社会尤其是专业领域对学前教育和相关机构教育功能的重视,关于学前教育质量的讨论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经济领域、高等教育领域对新的学徒、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凸显了德国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教育质量建设方面存在的改革需求。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TIMSS)以及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等有关学生能力的国际评估测试结果,更是把德国亟待解决的教育质量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为学生和儿童提供良好的学校及学前教育,成为德国社会各界共识。

  然而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对学前教育以及日托机构的质量关注点依然主要停留在办园条件、班级大小、师资人数配备等基础条件上。通常认为,这些基本因素决定了一所幼教机构的教育质量。对此,学前教育专业研究领域逐步提出新的要求,认为随着社会变化,日托机构提供的教育内容也需要有相应变化;家长的权利要求变化,幼教系统资金投入增加的需求等,也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幼儿家长对园所死板的工作时间、园内日常活动开展以及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也提出了意见与需求。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998年柏林自由大学早期教育专业负责人蒂泽教授首次提出,由专业人员与实践领域共同创设国家质量规范,对幼教日托机构进行教育质量评测,并对评测成绩优良的机构进行质量认证挂牌。

  日托机构国家教育质量行动

  1999年,响应社会及幼教专业领域的呼声,分管幼教的德国联邦家庭、老年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提出了“德国日托机构国家教育质量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的目的是要长期、系统地改善托班、幼儿园及幼儿日间托管机构的教育质量。行动方案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发展与试点阶段;二是成果实践与推广阶段。德国联邦家庭、老年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委托四家科研机构组成专家协会,具体实施这项教育质量行动。

  作为德国日托机构国家教育质量行动的最早发起人之一,蒂泽教授主导的柏林自由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及其创立的柏林教育质量研究所承担了第一阶段的一期与二期项目,主要负责构建德国幼儿日托机构质量评测规范,开发日托机构教育质量的内部自我评测以及外部第三方评测方法。德国高校、科研机构及250多家园所参与到质量评测规范的建设过程中。研究团队对当前的科研成果、幼教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对幼儿园一线工作人员和家长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研;参考了国际常用的幼儿教育质量评测标准,如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等。第一期与第二期的调研项目成果形成了《德国0-6岁幼儿日托机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手册》(以下简称《德标》)以及配套的方法与实践指导用书《德国0-6岁幼儿日托机构质量建设与发展》。

  0-6岁日托机构教育质量标准的结构、内容及质量建设方法

  优质的学前教育质量能够满足儿童在身体、情感、社会与认知方面的需求,教育与发展既要有现实意义,又要有未来指向性,同时还要能够通过家园合作给家庭提供教育支持。《德标》从“导向质量”“结构质量”“过程质量”以及“结果质量(儿童与家庭)”来综合考量园所的质量建设(见图1)。

  *导向质量:导向维度强调的是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教育观、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信念,包含了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对儿童本身,对儿童发展及教育目的的理解以及对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认识。

  *结构质量:指的是园所办园条件和社会框架性条件,比如班级人数、师生比例、房屋条件、园所空间布置、教学与游戏材料配备、师资水平、课程结构安排、教师的稳定水平、工作时间管理安排等。

  *过程质量:过程维度包含了儿童在园所的所有经历、体验与感受,比如教师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等,涵盖了园所机构最广泛意义上教育工作中发生的一切。

  *结果质量(儿童与家庭):指儿童身心、情感、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家园互动、家长对园所教学活动的参与,园所工作对家庭教育的支持等。

  需要指出的是,导向维度质量和结构维度可以影响但并不决定教育过程的质量,这个影响的转化过程也受到园所组织与管理工作,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质量的影响。

  学前教育质量领域划分与指导视角

  《德标》把学前机构的教育质量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把园所的教育工作划分为20个质量领域(见图2),每一个质量领域都以6个视角为出发点进行展开阐述,帮助教师理解如何进行工作实践,应该掌握哪些教育行为。

  *环境设置需要满足的条件:主要考虑园所室内与室外的环境创设是否符合儿童在该领域的发展需求,能否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尝试机会,儿童是否有机会独立活动以及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等。

  *师生互动:结合每个领域的幼儿发展需求,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保持与每个幼儿的联系。这里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观察,然后是与幼儿沟通和互动的主动性,以及判断是否要采取帮助性的干预来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工作计划:有计划的工作并不意味着死板的规则和没有灵活性的活动安排。这里强调了教师在安排总体计划时,需要考虑实现细化需要的基本条件,并介绍了如何进行记录。

  *对游戏和教学材料的应用:幼儿在不同的发展领域需要哪些玩具或材料;这些材料如何规划;如何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灵活使用这些材料。

  *个性化:教师要理解并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发展状况,为幼儿创造环境和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参与:教师要给幼儿机会参与日常活动的计划和安排,懂得幼儿是积极的行为主体,让幼儿成为安排自己一日活动的一分子,培养其责任感,感受个体与群体的平衡关系。

  系统化的学前教育质量建设方法

  对教育质量进行优化,需要首先搞清楚两个基本问题:我们的现状是什么?我们的目标在哪里?对当前教育状况进行质量评估,获得清晰的自我认知是质量建设工作的起点。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和园领导获得直观的认知,形成质量现状档案,并以此为基础思考质量发展目标(见图3)。

  德国幼儿园质量评测系统为幼儿园提供系统化的评测表格,以及科学的“质量发展七步程序”,从实践方法角度指导幼儿园教师将教育质量建设镶嵌在园本工作当中:环境分析→教育质量现状档案→专业导向→质量改善的需求及目的→确定行动目标→制订行动计划→成果保障,形成良性循环发展。通过图3可以清楚地看到,学前教育质量建设是一个不会完结的过程。每一次目标的实现,都可以成为下一个质量发展的起点。

  《德标》的特点、亮点与出发点

  《德标》在制定之初,分析最新的科研文献和各国正在使用的评价体系,同时邀请全德学前教育一线专业教师广泛参与其中,在标准条目的表述上,以幼儿园教师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德标》把幼儿园方方面面的工作划分为包括幼儿园基本需求、幼儿发展需求、幼儿园对外合作和内部领导管理为内在线索的20个质量领域。比如在幼儿的语言发展领域,《德标》在环境创设上提出“户外环境布置,要配备幼儿需要互相协商才能使用的设备,比如秋千、跷跷板等”。其出发点是,环境布置要能够产生主动激发幼儿语言交流的功能。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背景、以评测为出发点、以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为标准,是《德标》的最大特点,是有别于其他标准体系的亮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德标》落实的最好途径。(来源:中国教师报)
文/BBunion编辑部
首页 | 品牌中心 | 课程中心 | BBunion资讯 | 加盟BBunion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专题页 | 手机版

热门标签: 早教加盟中心 | 早教加盟 | 早教中心排名 | 早教加盟网 | 早教中心 | 早期教育 | 早教 | 早教投资 | 早教机构 | BBunion早教 | BBunion国际早教 | BBunion | 早教加盟 |

地址: 厦门市海沧区海沧大道893号泰地海西中心B座17层                    备案号:闽ICP备14009374号-2
Copyright ©福建省港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电话: 400-0078-777    0592-5980277